提升协商力是政协履职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要求人民政协以科学的态度认识把握重要思想,以求实的原则贯彻落实部署要求,正视问题不足,补齐短板弱项,同时,要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对外展示形象、赢得认同、争取支持。

    提升对人民政协制度的自信力。自信力是建立在认识层面的源自内心的因相信和认同而产生的行为动力。人民政协必须高度重视自信力建设,将之贯穿于履职全过程、各方面,着力奠定好精神之基、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要坚定对人民政协制度的自信,推动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努力在接续奋斗中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提升人民政协的组织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因为从建党之初就极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保持了强大的组织力。人民政协要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必须增强组织力。人民政协要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为重要契机,完善政协党建制度体系,从制度机制上对政协党组织形成约束,并对政协组织产生效力;加强政协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把政协委员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推动政协委员管理组织化科学化长效化;明确党员委员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谁影响谁”的问题。通过提升人民政协的组织力,进一步增强人民政协的凝聚力,使其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和旺盛活力。

    提升人民政协的协商力。协商是政协履职的基本功,提高协商力已成为政协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其前提在于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键在于把握协商民主的原则、要义、方法,强化实践锻炼,培育协商精神,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重点在于调查研究,弄清协商议题的情况、成因、对策,具备参与协商的发言权;基础在于选准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创新协商平台,畅通协商渠道,确保协商效果,让“协”有依据、“商”有规矩,提升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同时,还要按照协商的建设性原则,营造宽松、理性、有序、民主氛围。

    提升人民政协的文化影响力。人民政协在70年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独特深厚的政协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就要加强政协文化建设,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外部环境,这不仅完全契合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而且也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要善于挖掘提炼人民政协的文化资源,对内加强政协文化宣传,增强政协组织的文化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对人民政协的普遍认同,赢得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政协工作的关注支持;对外讲好中国政协故事,发出中国政协声音,更好地体现人民政协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示范带动力。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地位特殊,特点突出,优势明显,理应在协商民主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具体而言,要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充分发挥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树好协商民主的“政协样板”;要研究探索政协协商民主与其他协商民主形式实现良性互动的方法途径,在互联互动、合作协作中产生1+1>2的效果;要以人民政协为平台,突出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其他协商民主渠道有效整合、共同发力,增强协商民主综合效能。(作者系河南省漯河市政协主席)